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德国人错怪“老干妈”了?卸完煤油装豆油,烟波江上使人愁
本頁主題: 德国人错怪“老干妈”了?卸完煤油装豆油,烟波江上使人愁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juicyEmpress


級別:騎士 ( 10 )
發帖:1354
威望:383 點
金錢:1162 USD
貢獻:3333 點
註冊:2024-05-28

德国人错怪“老干妈”了?卸完煤油装豆油,烟波江上使人愁

 
“老干妈”作为一个中国知名品牌,多年之前就随着海外华人、留学生们一起飘洋过海,成功打入海外市场,卖到了150多个国家,不仅被华人们称作“让中国人面红耳赤的女人”、“凡有华人处,就有老干妈”,而且被发现新世界的外国人称作“God Mother”。
作为一种物美价廉的调味品,确实能够让海外华人们在吃不惯外国食物时,打开胃口,一解乡愁。所以很多华人超市里面“老干妈”是必备的商品。
不过在7年前,德国有个实验室把“老干妈”拿去做检测,发现里面矿物油含量偏高,同批被检测的诸多中国品牌辣椒油也都发现了这个问题。
矿物油如果摄入过量,将会致癌。
所以这个检测报告出来之后,引起了一些关注。不过这类的新闻已经是司空见惯了,而且由于是德国实验室做的检测,多少让人怀疑是不是“境外势力”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抹黑。
直到最近由于“煤油罐混装豆油”的新闻被《新京报》的记者曝光出来之后,很多网友想起了这条7年前的新闻,这才恍然大悟:原来不是什么“境外势力”的抹黑,也不怪“老干妈”,而是因为那个不负责任的“草台班子”搞的鬼啊!
 
网友们的反应可以理解,不过很难说当年“老干妈”检测出矿物油超标和现在这个“草台班子”有直接的关系。因为矿物油和煤油听起来很像,但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物质。通过精炼的矿物油是可以少量食用的,所以人家的报告说的是矿物油含量偏高,这东西加多了就对人体有害了。
而将煤油混进豆油里,显然比矿物油偏高严重多了。煤油是完全不能食用的,过去农村有人自杀就是喝煤油,所以吃煤油等于服毒,掺进食用油里面,就无异于投毒。
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,又到了备受关注的时刻。
而且这种操作让人非常无语,简直就是将普通人的生存智慧按在地上摩擦。
普通人过去选购食用油的时候,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智慧,比如有人只选择“非转基因大豆”榨出来油,有人只选择一些国企大品牌的油,有人还说不能长期食用一种类型的油,必须要定期更换……
现在看来,普通人的生存智慧,前提是要在有底线、有监管的行业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。人家直接用运煤油的罐子运豆油,送到你面前的“毒”,你还在琢磨用什么姿势喝最优雅,要不要等到活动的时候便宜买,还管这个叫做生存智慧就有点太侮辱人了。
这个事件中另一个令我感到意外的,就是发出这篇报道的像《新京报》的记者们,揭露这种社会热点事件新闻的勇气和专业。
这些调查记者的报道非常专业,从今年5月开始,就对此事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踪调查。跟拍一些罐装车辆的行踪,蹲点守候暗访,与司机攀谈套话,以运输食用油的名义打电话去粮油集团确认……手里积攒了大量的素材,并且又去采访了食品安全行业专家,从理论上解释这种做法的危害,这才将完整的报道发出。
如果说记者是“无冕之王”,战地记者理应戴上王冠,而调查记者的光芒也同样耀眼。
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,更要有承受报道出来之后,被打击报复的勇气。而现在还需要有被泼脏水而不气馁的毅力。
你说他们有多高尚,有多么为国为民,倒不见得。只是选择了这份职业,就需要有职业的操守。
调查记者这个职业诞生至今,就是揭露社会丑闻,维护社会正义的;宣传的话有其他记者和播音员,用不上他们。
我们也是有几十年这样传统的,比如《东方时空》、《焦点访谈》,曾经就报道过“三聚氰胺”、“地沟油”、“黑煤窑”等等社会热点事件,引进了巨大的轰动,为社会的正义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希望,这件事情被报道出来之后,能制定一个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标准,让普通人能够安心买油。也希望这起报道的调查记者们不会被泼脏水和打击报复,给予他们职业应有的理解和尊重。
食品安全搞好了,很多中国的美食就可以更方便地走出国门,让外国人也能够安心购买,海外华人们也可以更方面吃到家乡的味道。自己把标准提上去,人家也就不会抹黑你,轻慢你,排斥你,中国人在食品安全上这些年失去的面子,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挣回来。


防水图
 
 
 
 

赞(58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7-10 14:13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2(s) x3, 11-17 02:00